青岛皖人Banner
青岛皖人左侧小图
青岛皖人
当前位置:首页>青岛皖人

口子窖·新时代 新徽商丨泥瓦匠变身“建筑大王”

时间:2020/8/18 10:16:48   来源: 沸闻天下   浏览: 2707次




泥瓦匠变身“建筑大王”(上)



胡适曾形象地将徽商称之为“徽骆驼”。徽商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徽骆驼”精神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滨海城市青岛,就有这样一位新徽商,他早年离开家乡勇闯商海,用自己的奋斗,演绎了一段“徽骆驼”传奇。

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聚集13家科研院所涉海优势力量,建成亚洲最大的海洋研究集群,将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强大而可持续的智力支持。眼下,位于青岛市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这其中就有一支来自安徽的队伍——安徽建华建设集团。作为项目负责人,王明春一有空就往工地上跑,他明白这大国重器工程质量马虎不得。


王明春,1964年出生在安徽六安舒城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言寡语的他从小勤奋好学,兄弟7人中就他一个读到了高中毕业。

1983年,王明春以2分之差高考落榜。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舒城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干起了钢筋工。24岁时,他跟随公司的项目来到青岛。


尽管钢筋工的工作很累,但只要下班回到工棚,王明春就会拿起书本独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全然不顾周围的嘈杂和纷扰。他认真学习的身影也成了工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王明春知道,没有知识,一辈子只能在工地上“卖苦力”。于是从测量、看图纸学起,虚心向前辈、同行请教,逐渐积累了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一晃7年,王明春在工地上摸爬滚打,做过钢筋工、水泥工、木工等多个工种,对建筑行业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下海经商的热潮席卷而来,不甘心给别人打工的王明春决定自己创业。1995年,他借了一笔钱作为创业资金,召集一批同乡,组成了一个规模不大的施工队。

万事开头难。由于公司刚刚成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很难接到业务,一开张就陷入了“无米下锅”的艰难处境。

创业遭遇的窘境,让王明春始料未及。就在弹尽粮绝之际,“老东家”向王明春伸来了橄榄枝,希望他回公司重挑大梁,但是眼瞅着和自己一起出来打拼的十多位同乡,他拒绝了这一份好意。





泥瓦匠变身“建筑大王”(下)



公司没有名气,王明春就带着业务员一家一家单位上门推介。王明春得知青岛一个商业住宅项目即将开工,他就想方设法打听到项目负责人的住址,每天傍晚,就带着公司的情况介绍、资质材料到门口苦等,可是一连几天都吃了“闭门羹”。但是王春明没有轻易放弃,一直守候了半个月,对方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打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明春得到了来青岛后的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工程项目。为把打响这头炮,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严把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关,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受到甲方和认可和合作伙伴的好评。王明春的公司也从此在业界打开了市场。 



工程进度可靠,工程质量上乘,王明春的公司声名鹊起,他开始陆续承建大量的工程项目。哪儿有工程,王明春就带着队伍奔赴到哪,坚持奋战在第一线。2000年,王明春参与安徽建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改制,正式成为公司的掌门人,也同时按下了企业发展的快进键。他先后成立了劳务、置业、设计等一系列子公司,延展产业链条、拓展商业版图,将业务范围辐射到了山东全境。



坚守“干良心活,盖放心房”的诚信理念,王明春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项工程、任何一道工序上有偷工减料的做法。30多年来,他带领企业多次参与政府重大工程建设,先后捧回山东省建筑工 程质量“泰山杯”、上海市建设工程“浦江杯”、浙江省建筑工程“钱江杯”等奖项,以及“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王明春在青岛建筑行业拼出了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青岛市安徽商会会长,王明春时刻不忘搭建好商会这个“娘家平台”,一方面为安徽老乡在青岛创业提供条件,一方面为家乡安徽的发展对接项目。



吃苦、耐劳是创业者的标配。创新的、求变则是企业腾飞的翅膀。多年的拼搏,煅造了王明春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性格,也铸就了他讲诚信、重承诺的精神品质。他的成功更得益于他在建筑行业的深耕厚植。我们感谢王明春在异乡展现了安徽人的形象,展示了新徽商风采,也祝愿他的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公共频道记者 范亚峰 董永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