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徽韵Banner
琴声徽韵左侧小图
琴声徽韵
当前位置:首页>琴声徽韵

青岛旅游将实现“六个新突破”

时间:2012/9/24 16:02:41   来源:    浏览: 3466次

青岛旅游将实现“六个新突破”

力争到2015年待客6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67亿元

2012年9月20日   A17:青岛旅游   稿件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青岛旅游是山东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正在努力打造国际海滨度假城市,并取得了非凡的业绩。记者日前从市旅游局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将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实现“六个新突破”,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中心,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把我市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青岛市接待海内外游客6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67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

实现旅游产业规划新突破

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我市将加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重点完善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实施邮轮、乡村、温泉度假等旅游专项规划建立旅游规划体系。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加强城市风貌保护;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旅游岸线保护,特别是保护好沙滩、湿地, 和山林,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留足旅游空间。

实现旅游产品发展新突破

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推进总投资约1280亿元的77个旅游大项目建设其中,在建项目42个,总投资600亿元;前期项目35个,总投资680亿元。

    这些大项目特点突出,有利于调整旅游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高端旅游,重点解决我市旅游“北部冷南部热”、“冬天冷夏天热”、“晚上冷白天热”的问题。一是种类丰富,度假休闲项目15个、大型娱乐项目5个、文化观光项目12个、高星级酒店项目32个、餐饮娱乐购物项目7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6个。二是规模大,10亿元以上项目35个,占总投资额88%,其中100亿元以上的3个,包括胶南城市阳台项目城阳法海寺佛国城、崂山国际啤酒城项。 目;40亿~50亿的6个,包括城阳华强方特梦幻王国、胶南今典红树林、即墨港中旅海泉湾、黄岛唐岛湾游艇会等;30亿~40亿的4个,包括黄岛海上嘉年华、胶南藏马山度假村等;20亿~30亿的4个,包括胶南小珠山风景区、平度蓝树谷度假区等;10亿~20亿的18个,包括莱西锦绣江山旅游城、胶州少海南湖景区二期、市南四季酒店等。三是分布广,12区市均有旅游大项目,其中三区五市61个,占80%。四是品牌多,项目投资和管理企业涉及最佳西方、希尔顿、喜来登、凯悦等10个国际知名、 品牌。

实现旅游基础设施新突破

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按照国际标准,我市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三大系统”建设。首先是建设旅游集散系统。即在机场、铁路新客站设置旅游集散枢纽;在主城区建设一处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一批停车场和公厕;建设一处自驾车营地;2011年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建设崂山客服中心;沿海规划建设一处海上旅游集散中心,开通海上观光巴士。

    此外,增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咨询、投诉、营销、指挥调度等功能;在机场、车站、码头及主要景区建设20处旅游咨询中心,设置导游地图灯箱达到100块,为散客服务。同时完善景点标识、道路引导标识、城区旅游引导标识,开发手机查询、汽车导航、触摸式导游等系统,为游客提供引导和信息服务。

实现旅游市场开发新突破

提高旅游产业贡献率

    重点开发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入境市场,大力培育本市市场,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提高旅游消费。“十二五”期间,青岛将活跃“三大市场”。一是积极开拓入境市场。巩固日韩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大港澳台、东南亚、俄罗斯近程市场开发,积极培育欧美远程市场,优化入境客源结构。二是重点开发国内市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和东北地区为重点,每年到20个以上大中城市进行旅游推介;加大半岛城市群合作,共推黄金海岸旅游线、齐鲁文化旅游线。三是大力发展本地市场。办好“山东人游青岛”、“青岛人游青岛”等活动,活跃本地市场,拉动内需消费。

    同时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参与国际旅游交易活动、请进来体验等渠道,积极开展海外宣传促销活动,扩大青岛的国际知名度。加强与海外旅游业界的国际合作。力争与海外政府旅游机构和协会友好合作达到60家以上,形成遍布五大洲的合作网络。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对来青邮轮、包机、专列,开通新航线,以及海外游客、淡季游客等,给予奖励,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和淡季旅游。

    通过一系列促销活动,力争到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6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67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

实现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新突破

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全面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制订出台度假旅游、海上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业地方标准。建设一批精品旅游区(点),争取到2015年,创建两个以上5A级旅游景区,通过国家A级评定的旅游景区(点)达到80个;星级旅游饭店发展到220家,床位5.5万个以上,住宿业总床位达到22万个以上。

    加强部门联合执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

实现旅游改革新突破

促进旅游产业高水平发展

    未来三年,我市将支持有条件的旅游度假区、景区(点)加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引进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旅游产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

    建立健全旅游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小语种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