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徽韵Banner
琴声徽韵左侧小图
琴声徽韵
当前位置:首页>琴声徽韵

安徽力促徽商“凤还巢”

时间:2013/3/21 16:43:37   来源:    浏览: 3740次

  

安徽力促徽商“凤还巢”

      上个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的召开、文件的下发,为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安徽各界都认为,在这次会议及文件的指导下,安徽民营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刻会提早到来。据悉,此前安徽省工商联联合有关单位对全省民营企业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所形成的报告为《意见》出台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安徽省工商联表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就是,大力宣传、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和《意见》的精神。 

     深入调查发现问题  

       为了准确了解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去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安徽省工商联联合有关单位对全省16个市、105个县区民营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总体情况属于正常区间,没有出现大幅度停产倒闭现象。但与2011年同期相比,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一、营利指标较大幅度下降。有23.8%的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下降,下降比例大多在20-30%之间;有41.6%的企业利润出现下降,下降比例大多在20-30%之间。二、少数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企业生产状况处于正常生产的占90.6%,处于超负荷生产的仅占2%,但仍有88家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占抽样企业的7.4%。三、市场需求景气度不够。企业认为市场行情一般的占53.4%,认为市场疲软和市场萎缩两项占16.7%,仅有29.9%企业认为市场行情很好。在外需不振、内需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市场拓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四、发展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企业明年生产经营前景的判断,认为很好的仅占9.4%,认为较好的为34.7%,认为一般的占46.8%。  

      调查显示,当前影响安徽民营企业发展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部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不足、税费负担过重、市场秩序混乱。内部问题中排在前五位是:市场竞争压力加大、融资难融资贵、招工难留人难、订单不足、企业间支付拖欠。总体来说,融资难、招工难、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不足、土地紧张以及税费重依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政策落实不够。据问卷调查,民营企业对国家和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知晓率仅为44.3%,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总体评价一半的企业认为一般或较差。而政策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宣传不到位;扶持政策审查门槛高、审批环节多成为政策不能有效落实的主要原因。二、民间投资领域开放不够。尽管阻碍民间投资的“水泥墙”已经推倒,但影响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仍然存在。三、公平待遇保障不够。民营经济享受的金融信贷等各种生产要素支持力度与所吸纳的就业、创造的税收相比还不完全相对应,产业链和基础配套不够和政务服务环境优化不够。  

      20项新政亮点突出  

      针对上述现状,安徽省委、省政府此次从激发主体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八方面制定出台了2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操作性强,亮点突出。

      首先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少障碍得到进一步破除。比如《意见》强调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全面放开投资领域,切实做到平等准入、放手发展,使民间资本真正享受平等待遇。《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等,支持民间资本兴办非义务教育、医院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意见》强调,建立健全民营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投资招标长效机制,促进安徽民营资本投入重大项目建设。比如在企业工商注册时,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外,允许注册资本货币“零首付”,可在法定期限内缴足注册资本。在设立扶持专项资金、所得税增量奖补、贷款贴息、人才津贴等等方面都有相当的突破。  

      其次是在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追究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作为等督查问责方面有明显突破。《意见》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徽商“凤还巢”。《意见》明确对总部或研发中心迁至安徽的民营企业,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优惠政策;对徽商回皖投资,实行招商引资同等待遇;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型微型企业,以及创办小型微型企业,可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意见》提出做优做强民营企业,对新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主导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省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一次性奖励。《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万人拥有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数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增长50%以上,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意见》提出,要确保民营企业知晓各项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并将其纳入对地方政府和省有关部门考核内容。针对金融机构随意抬高融资成本、不规范经营等问题,《意见》明确一旦发现这种现象,对该金融机构在年度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据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省委、省政府每年将对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政策不落实的部门和市、县将进行问责。  

      工商联将积极作为  

      近年来,安徽省各级工商联牢牢把握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在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12号文件的推动下,深入研究服务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寻求突破。一方面认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近两年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直接报送涉及民营经济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建议的“工商联直通车”达10件之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件件有批示、有交办,连同去年大规模的调研结果为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和有关厅局、行业出台实施细则起到了催化和重要参考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有机统一的综合优势以及组织网络优势,在注重发挥商会优势、引导“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为民营企业保生存谋发展排忧解难。  据统计,目前全安徽省工商联会员达14万多个,各级商协会组织400多家,许多市县工商联组织一直延伸到街道、乡镇。各级工商联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等组织优势,不断增强服务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开展“皖江行”、“百家民企进皖北”等招商引资活动。同时,在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推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广大民营企业家和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缓解融资难、法律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少工商联、商会积极创新,形成了“商会授信”、“联保贷款”、“互保基金”等对接模式,帮助民营企业缓解了融资难题。  

      为更好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安徽工商联组织将把握当前民营企业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能源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知识和资金投入转变、从低端向高端提升、从分散向集聚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运行机制活、创新动力强、市场应变快的优势,用好用足各厅局、行业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细则,努力形成资金、人才、市场、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走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精特新合”发展道路。同时,要真正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好政策、好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根本上改变许多地方目前存在的民营企业“自生自灭”的状态。发展民营经济,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其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保有舍,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为更好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安徽工商联组织将把握当前民营企业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能源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知识和资金投入转变、从低端向高端提升、从分散向集聚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运行机制活、创新动力强、市场应变快的优势,用好用足各厅局、行业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细则,走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精特新合”发展道路  作者:周来杜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