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徽韵Banner
琴声徽韵左侧小图
琴声徽韵
当前位置:首页>琴声徽韵

徽派文化

时间:2015/6/18 15:32:26   来源:    浏览: 6184次

 徽派文化

 

 徽 商

      徽商,是指以乡族关系为纽带所结成的徽州商人群体,又称新安商人。徽州人经商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此后代有发展,弦歌不绝。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徽州商人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规模日益庞大,形成徽州商帮,其商业资本之巨,从商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其强盛势头一直持续到清朝中叶,引领中国商业发展潮流300余年,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光之后,徽商逐渐趋于衰落,虽然还有为数甚多的徽商奔波于全国各地,但是他们在商界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徽州商帮遂成为历史名词。

 

      徽 雕

   历史上,徽州曾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流传地。由于毗邻浙江,受地缘关系影响,早在明代前期,形成于温州的南戏就开始在徽州流传,并出现了一些戏曲作家,如程添庆、毕尚重等。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相继流传到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所孕育出的“徽州腔”与形成于池州的青阳腔并称为“徽池雅调”,为天下所“时尚”。此时的徽州还形成了喜好“搭台唱戏”的习俗,看戏、赏戏成为当时徽州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流行的娱乐方式。到了清代,徽州的戏曲演出活动更为普遍,直到今天,黄山地区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戏曲文物,如古戏台、罚戏公约与罚戏碑、大量的手抄戏本等,它们犹如一部鲜活的徽州戏曲史,在向世人展示着徽州戏曲艺术的昨天。此外,徽州还是孕育戏曲人才的一个摇篮,在这里曾经走出一大批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有调查称,明代徽州籍的戏曲家有11位,清代有31位,像郑之珍、汪道昆、汪廷纳、方成培等人就以戏曲创作而著名,潘之恒、凌廷堪、程巨源、程羽文等人则在戏曲理论方面造诣深厚,他们都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徽剧

      历史上,徽州曾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流传地。由于毗邻浙江,受地缘关系影响,早在明代前期,形成于温州的南戏就开始在徽州流传,并出现了一些戏曲作家,如程添庆、毕尚重等。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相继流传到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所孕育出的“徽州腔”与形成于池州的青阳腔并称为“徽池雅调”,为天下所“时尚”。此时的徽州还形成了喜好“搭台唱戏”的习俗,看戏、赏戏成为当时徽州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流行的娱乐方式。到了清代,徽州的戏曲演出活动更为普遍,直到今天,黄山地区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戏曲文物,如古戏台、罚戏公约与罚戏碑、大量的手抄戏本等,它们犹如一部鲜活的徽州戏曲史,在向世人展示着徽州戏曲艺术的昨天。此外,徽州还是孕育戏曲人才的一个摇篮,在这里曾经走出一大批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有调查称,明代徽州籍的戏曲家有11位,清代有31位,像郑之珍、汪道昆、汪廷纳、方成培等人就以戏曲创作而著名,潘之恒、凌廷堪、程巨源、程羽文等人则在戏曲理论方面造诣深厚,他们都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目连戏

徽剧

傩戏

淮剧

凤阳花鼓

黄梅戏

亳州梆剧

泗州戏

庐剧

    庐剧的起源是以大别山的民间歌舞为基础,受湖北花鼓戏的影响,并吸收了安徽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庐剧讲究“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唱腔要有“小嗓子”,俗称“尾音”,特点是:通俗易懂,吐字清晰,朗朗上口,表演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庐剧按区域和唱腔分为上,中,下三路,上路:六安,定远,舒城,霍山,合肥一带,中路:巢湖,无为,和县,含山,庐江一带,下路:芜湖,南陵,繁昌,马鞍山,泾县一带。庐剧的剧目有300余个,分本戏、折子戏和花腔小戏。本戏,包括连台本剧,以公案、爱情及家庭悲欢离合为主要内容,如《秦雪梅》、《十把穿金扇》等。折子戏多为从本戏中抽出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王小过年》、《假报喜》等。花腔小戏则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以及部分闹剧和讽刺喜剧,如《讨学钱》、《点大麦》、《借罗衣》等。《借罗衣》还搬上了银幕,涌现出王本银、丁玉兰、武克英、孙邦栋、鲍志远、李道周等知名演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代老艺术家们都成了祖父祖母级的人士,但民间如今仍有一大批青年演员们前赴后继,为这古老乡音的延续而拼搏。

 徽 菜

      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歙县,绩溪的徽帮厨师将它发扬光大。据《歙县志》记载,宋代以来,徽菜在徽州府(今歙县)已成雏形。南宋以来,随着徽商势力的崛起和向外拓展,徽菜日渐名声远扬;明清两代,长江中下游的城镇大都设有徽菜馆。徽州人把徽菜作为一种经营,大规模有组织地向外输出。

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于世。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烧菜讲究软糯可口,味美隽永;炖菜讲究汤醇味鲜,熟透酥嫩;蒸菜着重原汁原味,爽口宜人。

      徽菜能够成为一种区域性菜系,它的风格特征与其它菜系不同,它立足本地优势,善于发挥原料本身的滋味,即保持原汁原味;常用火腿佐料,冰糖提鲜,料酒除腥提香。同时,徽菜以烹饪山珍野味而著称。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高背阴,溪水清澈,山珍野味十分丰富,盛产石鸡、甲鱼、桃花鳜、果子狸、娃娃鱼、麂子、竹笋、香茹、木耳、蕨菜等。因而徽菜品种繁多,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问政山笋,臭鳜鱼、凤炖牡丹、清蒸石鸡、黄山炖鸽、毛豆腐、一品锅……都是徽菜中的佼佼者。

      历史上的徽菜曾经借助徽商这条大船漂洋过海,古老的徽州商帮已经衰落,而今天的黄山风光、徽州人文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黄山旅游这艘巨轮已经起航,承载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徽菜,如何传承和发展?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徽菜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开发,如在黄山当地开发具有徽菜特色的美食街、夜市等等;开发熟食,不仅让游客能在当地吃到,还能带走;做些适当的改良,如猫头鹰、穿山甲、娃娃鱼等野生保护动物不能入菜,重色重喂的风格可能也要进行一些改变,以健康作为美食的第一标准;多层次培养徽菜烹饪人才,不仅要让徽菜走入寻常百姓家,还要走入高校的殿堂,走入酒店宾馆;培育相关的龙头企业,让徽菜走向全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让古老的徽州地区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传统文化,还有迷人的饮食,游客在游览观光后的疲劳中美食一顿,定是难忘的一种回忆。

 

徽派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徽州建筑不仅是一首首优美的音乐,还是一幅幅迷人的风情画。中国传统社会后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州村落、祠庙、水口园林和宅居建筑也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并随着徽商走出徽州本土,影响了很多地方的建筑风格,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建筑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征,从布局到色彩都给人一种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既具有形体组合的和谐美与韵律美,同时又是深厚的徽州文化的载体。

     徽派雕刻最为著名的是砖雕、石雕、木雕。明清之际是徽州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徽州众多的雕刻能手活跃于明清艺林,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举凡于金石、碑刻、版画、墨模、琢砚、嵌漆、竹刻、乃至建筑雕饰,无不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艺术瑰宝。尤其是石雕、木雕、砖雕这三朵奇葩显得更加粲然夺目。石、木、砖雕主要用作建筑装饰。其范围之广,几遍徽州旧辖歙、休、黟、绩、祁、婺六邑,其时间之久,由明入清直至民国,长达三、四百年。徽州各地的民居住宅,祠堂、庙宇、牌坊、亭、塔、桥、墓等建筑上的许多构件和局部,都饰以精美的石、木、砖雕。常见的如牌坊、石狮、石马、石鼓、报鼓石、须弥座、鸱吻、角兽、脊饰、座门、门罩、漏窗、梁枋、斗拱、轩昂、雀替、柱、门窗、隔扇、檐栏、挂落、栏杆等;其他诸如   

    神龛佛像,家具杂件,民俗用品以及工艺摆设等等,也无一不靠石、木、砖三雕增其光辉。尤其是阔绰、考究的建筑,往往“一宇之上,三雕骈美”,从入口到室内、两厢回廊的左右上下,精美的石、木、砖雕饰俯仰即是,美不胜收。可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雕”在建筑装饰艺术中已独具一格,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作用,给徽派民间建筑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