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讯息Banner
商会讯息左侧小图
商会讯息
当前位置:首页>商会讯息

维权部送法帮扶上门,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0/8/28 16:00:01   来源:    浏览: 2023次

青岛市安徽商会

简    报

2020第19期(总第136期)

青岛市安徽商会秘书处编

2020年8月27日

青岛市安徽商会会员企业维权部

送法帮扶上门

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商会顾问委员会会员企业维权部成立后,为全面掌握商会会员企业依法维权现状,有的放矢地开展依法维权服务工作,根据《关于青岛市安徽商会会员企业维权部维权工作实施意见》,并报经顾问委员会主任同意,维权部5名同志于6至7月用一个月时间,到商会8个区域组开展了维权调研、现场法律咨询和讲座。调研后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

图为崂山区域组维权调研合影,前排为维权部成员

一、基本情况

      安徽商会成立于2011年,现有会员企业212家,涉及工程、加工制造、建筑建材、装饰装修、家具、医药、商贸、餐饮、保洁、消防等46个种类158个具体行业,经营规模150余亿元,吸纳就业人员4万余人,年缴纳税款5亿余元。

      本次调研既是商会成立后的首次,也是维权部成立后,疫情防控形势基本好转、企业复工复产高效推进的情况下进行的。调研紧紧围绕会员企业依法经营,涉法难点、堵点、痛点,提供咨询、释疑解惑。

      主要特点:一是商会领导重视。分别参加了有关区域组的调研活动,105名会员企业负责人到会参与互动,占会员企业47.9%。商会领导和会员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情况熟、家底清、站位高,他们在百忙之中分身参加调研,为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支撑和引领。二是组织有序。调研之前,商会下发通知“安民告示”,为企业参与调研预留了准备和思考时间。各区域组副秘书长不辞劳苦,安排场所,逐个企业通知协调。会员企业主动把自己经营办公场所提供调研组使用。三是重点突出。本次调研紧扣会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理、依法维权主题。把企业经营发展与坚持以法治理结合起来;把解决企业涉法问题与法律法规适用宣讲结合起来;把开展维权服务与企业意见建议结合起来。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依法维权于一体。四是反响良好。深入会员企业,上门面对面为企业提供法律维权服务,使会员企业亲身感受到了商会领导和顾问委员会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良苦用心。因此,调研活动受到会员企业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参与。参会的企业领导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充分表达了依法维权的强烈愿望和感激之情。五是感同身受。从这次调研的过程看,会员企业绝大部分属小微企业,8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门法律顾问,平时遇到涉法问题,咨询求告无门,有的即使咨询或自己找书看看,但也不得要领。因此,上门依法维权服务使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找到了组织”、“找到了靠山”。通过调研,也使维权部的同志感同身受地了解了会员企业依法维权的渴望和需求,为今后开展依法维权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深感为会员企业服务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维权部主任朱玉光

二、主要收获

      在商会各位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维权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调研取得了明显成效。

      1、会员企业依法维权工作起步顺畅开局良好。调研前,维权部全体成员集中学习了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和要求,制定了《关于青岛市安徽商会维权部开展会员企业维权工作实施意见》。调研中,调研组每到各个区域,首先介绍了商会成立会员企业维权部开展依法维权工作的意义、指导思想、职责任务、维权方法措施。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成立维权部是商会为会员企业服务的创新之举,务实之策。特别对企业维权部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自愿无偿”为会员企业提供依法维权服务的精神和行动大加赞赏。一致表示,今后会员企业依法维权再也不用“单打独斗”了,依法维权有底气、有信心、有希望。

      2、现场回应解答了一批涉法问题和维权困难。与会企业负责人简要介绍了本企业的情况,坦诚表达了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形形色色涉法问题。如合同履行、债务拖欠、工伤赔偿、劳务用工、土地使用、保险赔付等。有的企业面临多个矛盾纠纷。涉案标的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有的甚至是几千万元。有的纠纷长达十几年都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已经给企业造成巨大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后劲。会员企业就做好依法维权工作提出意见建议80余条,提出咨询问题150余条。调研组对于能够现场解答的依法进行了当场回应,释疑解惑;对于需要个别研究的记录在案,并确定了解决的时间表路线图。

      3、法制宣传强化了会员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的意识。调研组充分利用与会员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结合发现的问题和案例,把普及企业法律常识作为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开展法治讲座8场次。重点从公司企业发展管理、商事合同、劳动用工等方面,宣讲了《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引导企业负责人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办好公司企业“必须用法治思维指导公司企业发展、必须用法治手段解决公司企业涉法问题、必须用法律制度防范公司企业风险”。专业简约的宣讲,进一步强化了参会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理念。

      4、指导协助会员企业个案依法维权有序推进。调研中,会员企业反映涉法纠纷案件20件。其中,涉及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3件,借款纠纷1件,拖欠货款10件,保险赔付1件,劳动用工纠纷2件,工程纠纷3件。调研组专题研究16件。提起诉讼7件(其中已经判决胜诉3件,追回经济损失210余万元)。申请执行的案件2件。维权部向债务人发出追偿短信2件,向某政府机关发出律师函1件并得到回应,要求司法机关加快执行案款1件。某贸易公司与保险赔付纠纷二审拖延近一年没有判决,在维权部的协调下,一个月内不仅下达了终审判决,且在判决后赔付款立即到账。某企业因承包纠纷,对方拒付劳务款140余万元,一审债权人败诉。维权部介入后,帮助分析败诉原因,重新确定案件重点。债权人二审胜诉追回欠款140余万元。

维权部成员张兆瑜

三、存在问题

      此次调研,也发现会员企业在依法维权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制约,也有企业内部先天不足所致。从外部原因看,近年来,尽管国家在政策法律层面反复强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但在实际操作中,民营小微企业与国有以及其他大型企业主体地位不平等的现象仍处处可见。比如,小微企业与国有或民营等大型企业在工程承包、劳务服务等等方面,谈判没有话语主导权、签订合同受霸王条款欺压、合法收入被拖延支付等。有的拖欠甚至长达七、八、十来年。小微企业主上门讨要门难进、脸难看、钱难要是常有的。有的小微企业主担心催款影响今后揽活,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也有的基层执法人员执法意识、执法理念、执法方法、执法作风改进不尽人意,简单、粗暴、威胁、吓唬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小微企业主不敢怒、不敢言。还有的执法人员表面说话好听但就是不办事,该办的久拖不决。从企业内部自身原因看:

      一是依法维权意识淡薄。大多数小微企业“白手起家”,对新型市场经济虽身临其境,但对企业发展必备的法律知识却很陌生。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对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认识不足,防范涉法风险的意识淡漠。过度相信“哥们义气”、“酒肉朋友”。商业俗气浓重。多数纠纷产生于合作“熟人”、“朋友”之间。有的从事经营活动一开始就掉入了对方设下“陷阱”。
      二是经营活动简单粗疏。小微企业在合作、承包、交易、融资等时,忽视细节,缺乏底线思维。纵观各类涉法纠纷,合同协议约定不明、遗漏必备事项、协议内容缺失、文字表述模糊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经营过程没有完整记录、重要环节没有保留证据。某企业追欠款十余年,没有任何追款证据,电话没有录音,也没有任何微信、短信以及其他文字性的记载保留,加大了依法维权的难度。

      三是法律知识和人才缺乏。重生意应酬,轻法律学习,特别是对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三部法”,即《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合同法》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知之则更少。绝大部分小微企业没有自己专门的法律顾问或法律人才。多数小微企业主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如对合同条款规范性表述不理解不明白,哪些合法哪些不合法,看不出来发现不了。对个别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挖坑设陷”认识不到位,稀里糊涂上当,懵懵懂懂被骗。

      四是防范经营风险意识滞后。多数小微企业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认识不足,预测不到,防范意识滞后。导致有的干了活拿不到钱,有的刚宣布辞退员工接着就被告上法庭。有的与供货方谈生意,对方货未发自己却钱已付,最后落得物钱两空。有的企业轻依法办事,重哥们义气,“酒杯一端底线放宽”。如,在签订或履行合同中,因碍于情面,不签合同,即便签合同也是走过场,不审核不细看,疏于防范,失守底线。

维权部成员盛承玉

四、意见建议

      此次调研,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各参与企业负责人在座谈中谈情况讲问题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对于中小微企业依法如何维权?商会维权部怎样协助开展维权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调研结束后,维权部召开了调研总结会,认真梳理了调研情况、问题,并就调研结束如何进一步服务会员依法维权,跟踪各类纠纷案件的妥善处理,形成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完善畅通与会员企业的联系渠道。应会员企业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全体会员企业通讯录,包括维权部成员和会员企业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和企业地理位置,方便企业单独随时交流沟通。进一步畅通会员企业反映诉求、有求必应的渠道。

      (二)加快组建商会维权志愿者队伍。调研发现,青岛徽商企业小微的多、学历低的多、涉及行业领域多,法律及行业维权人才奇缺。广纳法律和行业专家人才是今后商会维权工作的关键一招。建议商会下发通知,在适当范围内招聘有关维权工作需要的人才,建立健全专业专家人才库。要按照个人自愿报名,他人或区域组推荐,报经商会维权部审核,最后上报商会审查批准的程序,选拔志愿者。建立一支自愿无偿、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维权志愿者队伍。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他们知识、经验、年龄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商会及会员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维权服务。

      (三)建立健全小微企业法律顾问联络制度。鉴于,目前80%以上的小微企业没有法律顾问的实际,集中调研座谈时大家的意见建议,经维权部讨论确定报经商会领导研究,对于商会会员中的小微企业,按照自主申请、维权部审查备案、正式签订法律顾问无偿服务合同的方式,开通法律顾问服务通道。受聘担任企业无偿法律顾问者,负责对企业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普法教育,协助企业签订商务合同,解答企业遇到的涉法问题,调处一般性的纠纷,随时向商会维权部报告企业维权工作需要。

      (四)制定出台会员企业合同示范文本。根据会员企业的需求,为充分发挥商会维权部具有高层次合同专业人才的作用,经维权部讨论,一致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尽快出台“青岛市安徽商会维权部合同示范文本”汇编。分发会员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有章可循,有样可鉴的方便,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五)继续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综合会员企业要求,

维权部将把对企业开展经常性、防范性、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采取分层次、分行业、分专题、分类别、分区域,小批次、小讲座、小讨论的方式,以案讲法,一案一理。力争把法制教育传递到每个小微企业、每名员工。

      (六)把对个案的跟踪帮扶进行到底。目前已经排查出正在处理或继续跟踪协助的案件17件,其中正在诉讼中的4件,准备诉讼的4件,申请执行的1件,正在协调解决的2件,刑事报案进行中1件,尚需继续研究的4件,没有证据追偿困难的1件。维权部将继续协助涉案企业依法维权。

维权部成员胡志坚

      调研报告中有对商会情况的摸底统计,有对尖锐问题的剖析解决,有对疑难案件的跟踪处理,有对商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维权部切切实实的为会员企业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涉法难点、堵点、痛点。为会员企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详实的调研报告,是维权部五名同志的辛勤结晶,为会员企业的依法维权指明了方向,为商会的健康、有序、稳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背书。